从二十世纪开始,娱乐经济与休闲文化的出现、博物馆免费向大众开放使得博物馆的主要职能完全由收藏转移到公共教育上来。同时,公众考古学提出考古学知识大众化理念,作为考古学成果展示平台的博物馆,必须为考古资料的展示与复原提供新的展示手段和方法,让观众成为博物馆陈列的参与者而非只是个旁观者而已。
传统的博物馆展示设计思维模式由于受到技术、观念和展览场地等方面的限制,其运作的舞台越来越狭小、发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局限,展示设计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如,目前大多数博物馆的陈列多是以展品的简单说明牌、图片的形式面向观众,形成的是一种单向型的单一展览方式,一味地将信息生硬地展示给参观者而没得到相应的回复,很难使观众产生共鸣,导致观众参观时只是走马观花,观后不能留下印象。寻找一种新的展示设计模式,也是现在博物馆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互动性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成效也随之凸显出来。
博物馆成为大众的终身教育基地,互动式的参观是现代博物馆功能发展的需要,也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博物馆展示与教育密不可分,展示的本身就应具备教育性质的互动与艺术表现。通过互动的展示设计调动观众的参与欲望,使观众成为展示设计剧情的一分子,以引发其探索未知世界、认识末知世界的好奇心,这样才能达到教育沟通的目的。
在构思一个博物馆展示设计时,首先要思考展示沟通的对象是什么?其次要考虑用何种方式达到互动的目的?传达的信息 或概念如何与观众形成共识?从而使人、物、场、时四者相关联,把以“静态”为主的参观方式,转变为以剧情为主的多感官互动的“动态”;把以单线输出信息为主的展示设计方式,转变成以双方的意识相互交流的参观方式。以达到展览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增强沟通的效果,使互动与展示设计协调一致。
人性化的展示设计是交互的思维起点。人是博物馆参观的主体,在博物馆的情景展示,就是对人的引导、融合的过程。湖南里耶博物馆在展示古代战争历史的时候,运用了4D影院,通过动态的影像播放和立体造景结合的手法,运用电影和舞台戏剧两者表现形式的优势,再现古代场景。4D影院在3D影院的基础上增加了震动、坠落等效果,人坐在特殊的椅子上观影,增加了观众对情节的感情融人,使观众在观看时能够更真切地体会那种身临其境而又刻骨铭心的感受。为了使人更真实地融入展示的内容当中去,屏幕的视觉占有就是人性化的展示设计。在有些展馆里面就设置了大型的穹幕,人躺在特定的椅子上面看着上方,人的视野完全在屏幕之内,再加上椅子给人震动的效果。这种体验展示将观众完全带入展示的内容当中,观众成为了内容中的参与者,自然能加深展示内容对观众的印象,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以前的方式是用纸贴或者单一影像播放的形式表现,观众只是一味的被参与,没有形成一种交流的状态,效果都不是很好。
在多媒体交互展示的时候要做到情景交融才能更好的让观众浸入内容当中。博物馆的多媒体交互展示是多功能、多元化的展示。在设计中,将人设计成为景中的一部分。参观方式由传统 的“静态”为主转变为“动态”为主;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江西省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展厅设计就很自然。走进场景中的观众,置身于会师广场前的龙江书院的场景复原和四周用图形和实景结合的广场效果中,现场感阵阵逼来。观众在多感官的互动下,主动参与性与选择权力大幅增加,因此,不但加深了对展示的记忆,更进而提升了教育的功效。
许多研究结果显示,交互式展示的确能提供更多的参观乐趣与学习经验,它是博物馆与观众的交集。随着互联网为代表传媒高科技的发展,网络数字化博物馆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成熟,促成各种互动展示设计手段日趋多样。一个好的互动展示设计是可以令观众记忆深刻并发挥其长效的,正如“活鱼必须得在水中看”一样。
2008年深圳奥运会开幕式卷轴的美轮美奂,再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个展馆多媒体的应用,使得人们对多媒体的交互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是存在着很大的理解误区。在博物馆的数字化中,尚不够重视主题性博物馆的展览的展示设计理念和主题设计理念。而多媒体技术必须服务和服从于展览主题和内容传播的需要,它应以内容解读为基础。如果过多地把科技设备作为重点,以技术玩花架子,脱离内容的技术应用反而适得其反。真正的灵魂是整个多媒体交互展示设计的创意思维和表现方式而不是一堆机器。博物馆与国际接轨应该接轨的是创意的展示设计理念,而不是单纯地引进科技设备。